跳转至

遥感跨保法学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

遥感院2017级本科生,gis方向,辅修法学,保研综合排名方向前25%,保研至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专业。

夏令营和预推免时本人情况:英语六级580+,辅修武大法学,港理工暑期交换项目经历(GIS相关),国家级大创项目结项,美赛S奖,计算机三级证书(网络技术),三年院学生会学生工作经历。

个人总结如今跨保法学专业与2020年可能存在的差别:

(1)由于疫情影响,我的夏令营和预推免面试均通过线上完成,没有笔试。根据我的了解,如果线下形式考核的话,有的院校会加上笔试这一环节。

(2)2018年后入学的本科生,需要有法学学位才能参加法考,也就意味着如果本科拿的工学学位,需要等到法学研究生毕业时才能参加法考。

跨保经验:

1. 跨专业保研整体情况介绍

跨专业保研分为获得本院推免资格和获得意向院校录取资格两个部分。获得本院推免资格的方式与保研本专业的同学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获得意向院校录取资格主要有参加目标院校的夏令营、参加目标院校的九月预推免、参加目标院校推免系统开放后的推免面试三种。

夏令营:夏令营主要在大三下暑假举行,大部分院校规定取得夏令营优秀营员并获得本院推免资格后就可以直接被该院校录取(不是绝对的,有的学校优营给太多了最终还是按排名从高到低录取,具体规则看该院校官网通知)。注意并非所有院校都会开办夏令营,一般而言各院校夏令营和九月预推免至少会开放一个,相关资讯需要自行在目标院校官网上获取。

九月预推免:预推免一般在九月份举行,这个时间点保研综合排名基本确定,但研招网的推免系统还未开放。各院校会在通过预推免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预推免并取得本校保研资格的同学,在系统开放后填报该院校即可被录取。同样地,相关资讯需自行在目标院校官网获取。

研招网推免系统开放后的面试:一般情况下在夏令营和预推免结束后都会确定 offer 了这个方式基本用不到且风险较大,仅作介绍。在研招网系统开放后,如果还没有心仪 offer并且目标院校有名额剩余的通知(同样地通过查官网获取信息),可以在推免系统中填报该院校,获得面试资格并面试通过后同样可被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疫情期间采用线上考核之外,夏令营,预推免往往需要到目标院校进行笔试,面试等,目各校安排的考试时间往往会产生冲突或相隔很近,需要事先做好安排和规划。

获取信息的最权威渠道是各院校官方网站,如果院校太多信息收集存在困难,各公众号也会有整理好的相关信息,但不一定完整和准确,需要自行甄别。

2.本人夏令营情况

因为学习成绩排名并不高,而夏令营对成绩排名的要求相对而言较高,夏令营期间只投了本校的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获得面试资格。

2020年的武大夏令营报名系统中,只能选择一个学院投递,即如果想要跨专业投递本校的其他学院,就无法再参加本专业的夏令营,这个规定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动。九月预推免则可以同时选择本校的三个专业进行投递。

因为准备方向偏了+自身能力不足,边海院夏令营没有拿到优营。即便如此,参加夏令营的收获还是很多的,可以了解到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发展方向,感受院校的氛围,以及通过面试、笔试题目了解到这个院校想要什么样的学生。比如边海院虽然给的专业是国际法学,但其实研究的方向偏国际政治、国际争端解决,因为前期做的功课比较少,这个信息是通过参加夏令营之后才获得的。

3. 本人预推免情况

我的综合排名擦线(方向前25%),十月初推免增补名额才获得推免资格,所以其实填报预推免申请其他院校的时候是没有拿到推免资格的,但并不太影响我的申请,大部分院校确定面试资格时只看专业排名,等到预推免成功后会要求你提交推免资格证明。我投预推免的方向很明确:主要投法硕(非法学),因为相关的竞争者都是非法本的同学;其次知识产权也会投,因为部分院校的知识产权会希望招一些理科、工科背景的同学,至少我的本科背景不是劣势;其他法律相关的学硕专业不作考虑,因为面向法本的同学我完全没有竞争力。此外,武大网安现在开设了网络法学专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夏令营和预推免其 实是学生和意向院校双向选择的过程,比如我其实大多数投的法硕非法学,投递知产专业只是少数,但最终获得面试资格并拿到 offer 的基本上都是知产专业。根据本人经验,夏令营和预推免是否获得面试资格,考量的因素及先后次序大致如下,仅供参考:专业排名>=本科学校(有的学校会看本专业的评级、QS排名等)>英语成绩(主要看六级成绩,有雅思托福也会参考)=专业相关科研及竞赛>交流、实习经历>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经历。

因为排名靠后,我投简历是海投,大概投了十所学校吧,包括武大浙大南大中政华政同济贸大等等,记不完全了,最终是获得了武大边海院、华政知产、同济国知、西北政法(最终未参加面试)的面试资格,拿到了华政和同济的预推免 offer 以及边海院的候补 offer。

4. 跨保中考察哪些方面的能力

我的情况是由于均为线上考核,所有考核均为面试。面试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英语问题、专业问题和个人综合素质考察问题三个方面。

英语问题:我遇到的英语问题包括限时翻译和知产专业问题。翻译题是英译中,给了一段国际政治新闻限时3分钟翻译,难度较大;知产专业问题则是英文题目英文作答,我抽到的题有一个比较难的专业词汇,不确定是否理解正确,但是根据现有的理解和知识储备,努力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简单准备一下面试专业的相关英文法律词汇和习惯表达。(比如面试知产专业的话,就弄清楚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侵权、无效、智力成果、创新等法律词汇的表达)

专业问题:因为本科并非法学相关专业,其实在专业问题的考察中,我遇到的大部分老师都相对宽容,即除了竞争十分激烈的顶尖院校,大部分院校的老师不会预期你全面、深度地回答出专业问题,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展现出你适合学习法学的特质,即是否能够有逻辑性地、运用自己掌握的基础法学知识展现你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因为我有辅修法学的经历,多次被问到双学位的课程体系包括哪些科目。如果你有法学相关的学习经历或实习经验的话,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些准备,谈谈自己在这些经历中的收获等。

一个提醒就是,大方阐述自己的理解是一个方面,但切忌不懂装懂,遇到确实不熟悉的问题,可以在简单阐述后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确实了解不够深入,还需继续学习。我自己的例子包括,面试时因为介绍了双学位课程包括三国法,面试老师让我谈谈对三国法的理解,我简单介绍说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门课程,但本学期刚开始接触,没有太多深入了解。老师表示理解,也没有再追问。

个人综合素质考察问题:由于跨保的同学在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等其他考评背景下不具备显著的区分度,面试老师可能还会通过询问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介绍你最近阅读的一本书、介绍你辅修过程中最喜欢的一门课之类的与你个人相关的问题来考察你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结语

我在当时面临选择的时候其实能请教的人很少,在面临修读双学位、跨保跨考选择的时候,发现本专业甚至是工科跨法学的都是极少数。在此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我的学长学姐,同级的朋友们,每一份经验和建议对我都弥足珍贵。也鼓励所有面临选择的同学们善用身边的资源,多通过各个渠道搜集信息,自己能力范围无法收集到的信息,礼貌地向学长学姐们请求帮助是完全可行的,绝大部分学长学姐(至少我)很乐意帮助大家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祝各位谨慎思考、勇敢选择、落子无悔。

2023.1.16


最后更新: January 16, 2023
创建日期: January 16, 2023